存储器(Memory)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用于保存信息的记忆设备。其概念很广,有很多层次,

  • 在数字系统中,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;
  • 在集成电路中,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,如RAM、FIFO等;
  •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,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, 如内存条、TF卡等。计算机中全部信息, 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、计算机程序、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。 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。

有了存储器,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,才能保证正常工作。

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(内存)和辅助存储器(外存),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。

*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(磁盘,磁带...)或光盘等,能长期保存信息。
* 内存指主板上的存储部件,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数据和程序,
    但仅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,关闭电源或断电,数据会丢失。

存储器的单元

存储器的“单元”(Cell)是指用来存取资料的最小结构,如果含有一个晶体管(Transistor)与一个电容(Capacitor)则称为“1T1C”;如果含有一个晶体管(Transistor)与一个电阻(Resistor)则称为“1T1R”;如果含有一个二极体(Diode)与一个电阻(Resistor)则称为“1D1R”。

存储器的每个“单元”不一定只能储存 1 个位的资料,由于我们对存储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每个“单元”能储存的资料越来越多,依照每个“单元”能储存的资料位数又分为:单层单元(Single-Level Cell,SLC)、多层单元(Multi-Level Cell,MLC)、三层单元(Triple-Level Cell,TLC)、四层单元(Quad-Level Cell,QLC)等。

存储器层次结构(Memory hierarchy)

要了解电子产品的各种存储器配置,就必须先介绍“存储器层次结构”(Memory hierarchy)观念。存储器层次结构是指如何将储存容量不同、运算速度不同、单位价格不同的多种存储器妥善分配,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,使产品的运算速度合理、储存容量合理、产品价格合理。

上图为存储器阶层示意图,由上而下依序为暂存器、快取存储器、主存储器、辅助存储器:

  • 暂存器(Register,也译为寄存器):在处理器内,用来设定处理器的功能,主要是“暂时储存”设定值的地方。

  • 快取存储器(Cache memory,翻译版本有缓存,快取缓存区,快取存储器;台湾翻译为快取。):在处理器内,执行程序时“暂时储存”程序与资料的地方,通常以 SRAM 制作。

  • 主存储器(Main memory):在处理器外,“暂时储存”程序与资料的地方,通常以 DRAM 制作,目前已经改良成 SDRAM 或 DDR。

  • 辅助存储器(Assistant memory):在处理器外,“永久储存”程序与资料的地方,包括:快闪存储器、磁盘机、光盘机、磁带机等。

  • 不同种类的存储器分别有不同的储存容量、工作速度、单位价格:

    • 储存容量:辅助存储器(GB)> 主存储器(MB)> 快取存储器(KB)> 暂存器(B)。
    • 工作速度:辅助存储器(1ms)< 主存储器(10ns)< 快取存储器(1ns)< 暂存器(1ns)。
    • 单位价格:辅助存储器 < 主存储器 < 快取存储器 < 暂存器。

存储器的应用

  • Bluetooth WIFI GPS 模块
  • 应用处理器
    • DDR
    • Flash
  • 基频处理器
  • 射频晶片RF
    • 天线
  • 移动控制器
    • 三轴微加速度计
    • 三轴微陀螺仪
  • 三轴微地磁计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